栏目:chong 查看: 3
充:塞住;闻:听。
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
出处:清・李渔《奈何天・闹封》:“边陲告急,司转运者,充耳不闻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;含贬义,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。
例子:这里袁伯珍只装作充耳不闻,一面出了告示,按户收起捐来。(清・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九回)
正音:“充”,读作“chōng”,不能读作“cōng”。
辨形:“耳”,不能写作“尔”。
辨析:“充耳不闻”和“不闻不问”都有“对事物冷淡、不关心”的意思。但“充耳不闻”指冷淡;不关心的行动;比较具体;“不闻不问”指冷淡、不关心的态度;比较概括。
歇后语: 1. 聋子打铃 —— 充耳不闻
2. 对牛弹琴 —— 充耳不闻
3. 聋子戴耳机 —— 充耳不闻
谜语: 1. 龙 (谜底:充耳不闻)
2. 聋 (谜底:充耳不闻)
3. 装聋 (谜底:充耳不闻)
4. 聋子打铃 (谜底:充耳不闻)
塞住耳朵,装作没听见。※语或本《诗经・邶风・旄丘》郑玄・笺。后用“充耳不闻”形容拒绝或不愿听取别人意见。△“不闻不问”
《诗经・邶风・旄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。叔兮伯兮,。”郑玄・笺:“充耳,塞耳也。言卫之诸臣,颜色褎然,如见塞耳,无闻知也。”
[1]笺:注释的一种。
[2]褎如:即“褎然”,服饰华美的样子。亦可引申为态度傲慢自大的样子。褎,音yòu。
[3]充耳:塞住耳朵。亦指古冠冕旁的瑱玉,下垂及耳。
《诗经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,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期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而成,共三百零五篇,分为风、雅、颂三大类,为中国文学总集之祖。郑玄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,治学以古文经说为主,兼采今文经,遍注群经,成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。郑玄解说《诗经》,宗于《毛传》,如果《毛传》讲得不明确、太简略,郑氏便加以补充发挥,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。为了不和《毛传》原有注文相混,便称为“笺”,好像今天人读书有自己意见时,写在一张纸条黏在书上的“笺识”。《诗经・邶风・旄丘》这篇诗是在抗议卫国君臣对避难来卫的黎国君民不理不睬。郑玄对这里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”的解说较为清楚,大意是说:“叔、伯这些卫国君臣,穿得很华丽,显出一股高高在上傲人的气势,但是对于黎国君民呼救的声音,却装作没听见。”“充耳”在此有两层意思,它本来可以指冠冕垂于耳旁的玉饰,在此又可以指声音进入了耳朵(,却不闻不问)。后来就从这里演变成“充耳不闻”这句成语,用来形容塞住耳朵,装作没听见。亦用来形容拒绝或不愿听取别人意见。
01.清・李渔《奈何天》第三○出:“边陲告急,司转运者,充耳不闻。”
02.《大马扁》第四回:“(康有为)志在把些政治言论打动余成各来听。奈余成各视他如见肺肝,任他说得天花乱坠,总如充耳不闻。”
03.《官场维新记》第九回:“这里袁伯珍只装做充耳不闻,一面出了告示,按户收起捐来。”
㈠
语义装作没听见。
类别用在“听而不闻”的表述上。
①他只要一专心,屋外隆隆的车声,他都可以充耳不闻。
②虽然满屋子的人声吵杂,他却似充耳不闻般地看他自己的书。
㈡
语义形容拒绝或不愿听取别人意见。
类别用在“固执自信”的表述上。
①弟弟充耳不闻的倨傲态度,令母亲伤透了心。
②他对你的意见都充耳不闻,能算是尊重你吗?
③他对师长的劝告一概充耳不闻,不知该拿他怎么办。
④我已经一再劝告他,他却总是充耳不闻,实在令人生气。
⑤身为主管,如果对部属意见都充耳不闻,就算不得是位好主管。
同义“充耳不闻”及“不闻不问”都有不关心、不理睬的意思。
异义“充耳不闻”适用于对他人所发出的声音、提出的意见没有反应的情况;“不闻不问”适用范围较广,凡对发生的事不关心、不过问的情况皆可使用。
充耳不闻 | 不闻不问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❌ | 对于别人的劝告,他总是充耳不闻,实在令人生气。 |
❌ | ✅ | 有些家长忙到对孩子的功课向来不闻不问。 |
shut one's ears and refuse to listen
耳(みみ)をふさいで聞こうとしない
faire la sourde oreille à
vor etwas sein Ohr verschlieβen(sich taub stellen)
оставáться глухи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