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shi 查看: 3
厌:满足;脍:细切的肉。
粮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
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:“斋必变食,居必迁坐。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
用法: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,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
例子:“割不正不食”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,但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的条令却有些稀奇。(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由中国女人的脚……》)
故事: 春秋时期,被人们称为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的孔子,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,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粮食陈旧或变味,鱼肉不新鲜了,他都不吃。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,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。
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,鱼肉切得越细越好。比喻食品精致,饮食讲究。《论语・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,食饐而餲,鱼馁而肉败,不食。”《宋・杨万里・庸言三》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,学而不精可乎?”
eat no rice but is of the finest quality, nor meat but is finely minced
Пище не вредит изысканность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