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ping 查看: 2
萍:浮萍;是随风飘荡;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。
像浮萍随水飘泊;偶然聚在一起。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。
出处:唐・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无深交。
例子:此生平第二知心交也。惜萍水相逢,聚首无多日耳。(清・沈复《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》)
正音:“水”,读作“shuǐ”,不能读作“suǐ”;“相”,读作“xiāng”,不能读作“xiàng”。
辨形:“萍”,不能写作“凭”、“平”;“逢”,不能写作“篷”。
辨析:见“邂逅相遇”。
故事: 公元676年,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王勃因罪被免官,前去交趾探望做县令的父亲,途经洪都,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,宴请文人志士及他的女婿吴子章,邀请他们为它作序,王勃作《滕王阁序》感慨:“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
浮萍漂浮水面,聚散不定。比喻两个人本来不相识,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逢,同时亦指交情尚属微浅。语出唐・王勃〈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〉。
遥吟俯畅,逸兴遄飞。爽籁发而清风生,纤歌凝而白云遏。睢园绿竹,气凌彭泽之罇;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。四美具,二难并。穷睇盼于中天,极娱游于暇日。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望长安于日下,指吴会于云间。地势极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远。难越,谁悲;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怀帝阍而不见,奉宣室以何年?
[1]关山:关隘与山峰。比喻路遥远或行路的困难。
[2]失路之人:指迷路的人。
浮萍是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水草,叶扁平而小,面背皆青,有须根下垂水中,会随水流四处漂动。古人观察浮萍的漂动,觉得人生的聚散,有如浮萍,所以有“萍水相逢”的说法。一般认为这句话是出自于唐代王勃所写的〈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〉,也就是通俗所称的〈滕王阁序〉。这篇文章是王勃参加洪州都督阎公于滕王阁上盛宴时所作。其中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传诵千古。但除这两句外,文章中也有几句写到奔波天涯的失意游子,“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;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”。意思是说:“群山峻岭,是如此难以超越,但有谁会去同情于迷路于其中的人?在天涯奔波中,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异乡人。”当然王勃在文章中,说这几句话是别有所指的,是在为那些有志难伸的人,抒发自己的看法。后来“萍水相逢”被摘出成一句成语,比喻人本素不相识,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逢。就缘分来说,自是有缘;但就交情来讲,则尚属微浅。这句成语有时偏于缘分,有时偏于交情,使用时要特别留意。
01.唐・王勃〈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〉:“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;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(源)
02.明・汪廷讷《种玉记》第七出:“公孙兄,与你萍水相逢,愿交谊联昆仲。”
03.《喻世明言・卷四○・沈小霞相会出师表》:“沈炼谢道:『萍水相逢,便承款宿,何以当此?』贾石道:『农庄粗粝,休嫌简慢。』”
04.《警世通言・卷二一・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贤妹差矣!俺与你萍水相逢,出身相救,实出恻隐之心,非贪美丽之貌。”
05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四回:“起先原是萍水相逢,这次成了他乡遇故,恋恋难舍。”
06.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五回:“快不要如此。我和你萍水相逢,斯文骨肉。”
07.清・沈复《浮生六记・卷四・浪游记快》:“心月一子名烛衡,……与余莫逆,似生平第二知心交也。惜萍水相逢,聚首无多日耳。”
语义比喻两个人本来不相识,因机缘巧合偶然相逢,亦指交情尚属微浅。
类别用在“机缘巧遇”、“交情浅淡”的表述上。
①纵使萍水相逢,无缘也难深交。
②我俩虽是萍水相逢,却一见如故。
③我和他只是萍水相逢之交,并非旧识。
④四海之内皆兄弟,萍水相逢,自是有缘。
⑤他是我到国外旅行时,萍水相逢结交的朋友。
⑥我俩虽只是萍水相逢,却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感。
⑦听了这番话后,他对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meet casually
あかの他人(たにん)と偶然(ぐうぜん)にめぐり会う
se rencontrer par hasard
случáйно соитис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