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 kou

口中雌黄

栏目:kou 查看: 3

口中雌黄的意思,下面是口中雌黄的详情
  • 口中雌黄的拼音:  kǒu zhōng cí huáng
  • 口中雌黄的注音:  ㄎㄡˇ ㄓㄨㄥ ㄘˊ ㄏㄨㄤˊ
  • 口中雌黄的繁体字:  口中雌黃
  • 口中雌黄的近义词:  出尔反尔,言而无信
  • 口中雌黄的组合结构:  abcd 偏正式
  • 雌黄:即鸡冠石,过去写字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。
    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。比喻言论前后矛盾,没有一定见解。

    出处晋・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
    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言论前后矛盾。

    例子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(宋・胡继宗《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》)

    故事 西晋时期,太尉王衍喜欢谈论老庄,他所论的义理随时更改,被人称为口中雌黄。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。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,让王衍无法插嘴。王衍对他十分佩服说他谈老庄思想如同悬河泻水一样永不枯竭。

    【释义】

    有如口中含著雌黄,能随时改正不合意的语句。见“信口雌黄”条。

    【典故】

    此处所列为“信口雌黄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信口雌黄”原作“口中雌黄”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由于时代环境的动荡不安,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,因此得以流行,许多人都喜欢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,王衍就是其中的一个。他每每在谈论老庄玄妙的哲理时,总能侃侃而谈,即使是讲错了,或是在道理上有说不通的地方,仍然不慌不忙地随口改正,仿佛嘴里含了雌黄,随时改正,所以大家都称他是“口中雌黄”。后来“信口雌黄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不顾事实真相,而随口乱说或妄作批评。出现“信口雌黄”的书证如清・张云璈〈察吏行〉:“太守观察本切近,岂肯信口生雌黄。”

    【书证】

      01.《文选・卷五五・论五・刘峻・广绝交论》李善注引晋・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。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『口中雌黄』。”(源)

      02.《幼学琼林・卷二・身体类》:“口中雌黄,言事而多改移。”

    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

展开全文
上一组:叩源推委
下一组:扣槃扪烛
输入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