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cu

粗枝大叶

粗枝大叶
粗枝大叶的意思
粗枝大叶的拼音:cū zhī dà yè
粗枝大叶的注音:ㄘㄨ ㄓ ㄉㄚˋ ㄧㄝˋ
粗枝大叶的繁体字:粗枝大葉
粗枝大叶的近义词:粗心大意
粗枝大叶的反义词:小心谨慎,精雕细刻
粗枝大叶的组合结构:abcd 联合式
粗枝大叶的详细解释:

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。原比喻简略或概括。现多指工作粗糙;做事不认真、不细致;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。又比喻不周密、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。

出处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8卷:“《书序》恐不是孔安国做,汉文粗枝大叶,今《书序》细腻,只似六朝时文字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比喻作风草率,不精细。

例子这么细细给你说,三天三夜也说不完,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!(赵树理《地板》)

正音“粗”,读作“cū”,不能读作“chū”。

辨形“枝”,不能写作“支”;“叶”,不能写作“业”。

辨析见“粗心大意”。

歇后语 1. 五月的芭蕉 —— 粗枝大叶
2. 芭蕉插在古树上 —— 粗枝大叶

谜语 1. 芭蕉 (谜底:粗枝大叶)
2. 千年松树 (谜底:粗枝大叶)
3. 五月芭蕉 (谜底:粗枝大叶)

【释义】

“粗枝大叶”之“粗”,典源作“麤”。“麤”同“粗”。简略概括。※语或本《朱子语类・卷七八・尚书一・纲领》。后用“粗枝大叶”比喻疏略,做事不细密。亦用于比喻大体的轮廓。△“粗心大意”

【典源】

※《朱子语类・卷七八・尚书一・纲领》

恐不是做。枝大叶,今〈书序〉细腻,只似时文字。

注解

[1]〈书序〉:《书经》的序文,疑为孔安国所作。

[2]孔安国:公元前156?∼前74?,孔子十二世孙,西汉大儒。治古文尚书,以今文读之,又作古文孝经传、论语训解。

[3]汉文:汉代的文章。

[4]麤:音,同“粗”,不精致、不细腻。

[5]六朝:三国至隋统一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,称为六朝。

【典故】

“粗枝大叶”原作“麤枝大叶”。在《朱子语类・卷七八・尚书一・纲领》中,集录后世各家对于《书经》成书时间和作者的质疑。因为汉代文章的文体粗枝大叶,简略概括,然而〈书序〉文体细腻、精致,像是六朝时的作品,所以认为〈书序〉不是汉代孔安国所作。典源中“粗枝大叶”是用来指文体的简略概括,演变到元代石君宝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我看不的你这般粗枝大叶,听不的你那里野调山声。”则用来比喻疏略,做事不细密。清・梦麟〈澹道人秋色梧桐图歌〉:“当其落墨时,倏欻风雨生,粗枝大叶气横出,披拂尽作秋声鸣。”则用来形容作画时构图粗犷豪迈,气势纵横。另外在《镜花缘》第一六回:“老夫于学问一道,虽未十分精通,至于眼前文义,粗枝大叶,也还略知一二。”则是用来比喻大体的轮廓。

【书证】

    01.元・石君宝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我看不的你这般粗枝大叶,听不的你那里野调山声。”

    02.清・梦麟〈澹道人秋色梧桐图歌〉:“当其落墨时,倏欻风雨生,粗枝大叶气横出,披拂尽作秋声鸣。”

    03.《镜花缘》第一六回:“老夫于学问一道,虽未十分精通,至于眼前文义,粗枝大叶,也还略知一二。”

    04.清・刘熙载《艺概・诗概》:“陆土衡诗,粗枝大叶,有失出,无失入,平实处不妨屡见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简略概括。

类别用在“简略草率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的报告写得粗枝大叶,因此有许多处内容交待不清。

整本书写得极为粗枝大叶,看过后很难让人能完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
语义比喻疏略,做事不细密。

类别用在“草率粗心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一向粗枝大叶,由他单独承担任务,主管总是不放心。

他是个粗枝大叶的人,叫他做这种精细的工作,恐怕不妥当。

这件事充分暴露了老陈主观的思想方法以及粗枝大叶的作风。

语义比喻大体的轮廓。

类别用在“概要轮廓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对于古典诗词虽然不太精通,但粗枝大叶的知识我还略知一二。

这门学科广大深奥,一学年的课只能学个粗枝大叶,说不上有完整深入的认识。

【辨识】

同义“粗枝大叶”及“粗心大意”都有马虎、不细心的意思。

异义“粗枝大叶”侧重于形容轻率、不够细腻;“粗心大意”侧重于形容草率、不够谨慎。

例句
粗枝大叶粗心大意例句
他是个粗枝大叶的人,叫他做这种精细的工作,恐怕不妥当。
他写数学考卷时总不免粗心大意,已算出来的答案,竟然填错了题号空格,实在冤枉!

negligent in one's work

大雑把だ,いい加減 (かげん)だ,おおまかだ

négligent et insouciant

leichtfertig und oberflǎchlich(schlampig)

небрéжн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