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:壁垒。
原指双方交战,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,不动手帮助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袖手旁观。
故事: 秦朝末年,大将章邯领兵攻打赵国,赵军大败,逃到巨鹿死守,等待救援,各路反秦大军按兵不动。只有项羽率军把秦军包围,项羽力能扛鼎,冲入敌阵,斩杀敌将苏角,大败秦军。巨鹿之战,消灭秦军主力,原来作壁上观的人纷纷投靠。
即“作壁上观”。见“作壁上观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作壁上观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作壁上观”原作“从壁上观”。秦朝皇帝专制独裁,统治残暴,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与痛苦,因此到了秦朝末年,秦二世在位时,六国的遗民纷纷起兵抗暴,自立为王。有一次秦国将领章邯率兵攻打赵王歇,赵军大败,赵王和大将们都逃到了巨鹿。章邯则继续派王离、涉闲包围巨鹿,紧追不舍。楚国和其他的诸侯国也都纷纷出兵援救赵国。此时楚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,项羽、范增和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,号称“卿子冠军”。但宋义和项羽在作战的策略上却有著很大的歧见,宋义认为先观望秦、赵二国的相斗,再视结果决定作战的方式;项羽则认为秦国如果攻占了赵国,势力会更加强大,届时再出兵可能就会吃败仗。项羽因此诛杀了卿子冠军,这在楚国造成了很大的震撼,项羽也因此声名远扬于诸侯。接著项羽派了大军渡过漳河,援救巨鹿。此时楚军的强大居于诸侯之首,前来援救的各诸侯国,虽然也攻下了十多个营垒,但并未继续出兵发动强烈的攻势。项羽率领楚军一路杀进秦军阵营,秦兵死伤惨重,而各诸侯国的将领们却都只站在自己的营垒上,冷眼旁观著秦、楚之间的交战,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。项羽在打败秦军后,召见各诸侯国的将领,他们折服于项羽的威猛,在进入营门时,都跪著行走,不敢抬头仰视。自此,项羽就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,各路诸侯也都臣服于他。后来“作壁上观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01.《史记・卷七・项羽本纪》:“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,莫敢纵兵。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(源)
02.清・查慎行〈题毘陵徐思肖诗卷后〉诗四首之四:“狎主齐盟事不难,并驱应许八蹄攒。老夫合退三舍避,凭轼试从壁上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