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:居住;堂:堂屋。
燕雀住在堂上。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。
出处:汉・孔鲋《孔丛子・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瓜分之惨酷,言之者多,而真忧之者少,人情蔽于所不见,燕雀处堂,自以为乐也。(清・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四回)
谜语: 扇 (谜底:燕雀处堂)
故事: 战国后期,秦国攻打赵国,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,认为这对魏国有利,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。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,侵略成性,魏国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,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,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。
在住家筑巢的燕雀,不知火就要烧到屋梁,完全没有警觉灾祸将至。比喻身处危境而不自知,毫无警惕之心。#语本《孔丛子・论势》。
秦兵攻赵,魏大夫以为于魏便。子顺曰:“何谓?”曰:“胜赵,则吾因而服焉;不胜赵,则可乘弊而击之。”子顺曰:“不然。秦自孝公以来,战未尝屈。今皆良将,何弊之乘?”大夫曰:“纵其胜赵,于我何损?邻之不修,国之福也。”子顺曰:“秦,贪暴之国也,胜赵必复他求,吾恐于时受其师也。先人有言:『处屋,子母相哺,然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,栋宇将焚,燕雀颜不变,不知祸之及己也。』今子不悟赵破,患将及己,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!”
[1]典故或见于《吕氏春秋・有始览・谕大》、《吕氏春秋・士容论・务大》。
[2]燕雀:动物名。雀类。体型纤小,嘴圆锥形。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;雌鸟则为暗褐色。以昆虫为食,能飞取抛掷的弹丸,人们常饲养以为戏。
[3]喣喣:即“煦煦”,音xǔ xǔ,温和慈惠。
[4]灶突炎上:火焰从灶上的烟囱冒出。灶突,灶上的烟囱。
■《吕氏春秋・有始览・谕大》
季子曰:“燕雀争善处于一室之下,子母相哺也,姁姁焉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决则火上焚栋,燕雀颜色不变,是何也?乃不知祸之将及己也。”
■《吕氏春秋・士容论・务大》
孔子曰:“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,母子相哺也。区区焉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决,上栋焚,燕爵颜色不变,是何也?不知祸之将及之也,不亦愚乎!”
“燕雀处堂”典源作“燕雀处屋”。战国时,秦国出兵攻赵国,魏的大夫们一致认为不论赵国是输是嬴,对魏国来说都是有利的,但相国子顺却持反论说:“秦是个贪暴的国家,打败赵国后一定会再攻打其他国家,那时魏国就危险了。这好比是在住家筑巢的燕雀,平日相安无事和乐融洽,自以为很安全。可是有一天火焰从灶上的烟囱窜出,眼看就要烧到屋梁,燕雀面不改色,没有警觉灾祸就要降临在自己身上。现在你们完全没想到赵国被攻破后,灾难将会降临在自己身上,人和燕雀同样无知吗?”后来“燕雀处堂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身处危境而不自知,毫无警惕之心。出现“燕雀处堂”的书证如《三国志・卷五三・吴书・张严程阚薛传・薛综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臣(薛珝)闻燕雀处堂,子母相乐,自以为安也,突决栋焚,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,其是之谓乎!”
01.《三国志・卷五三・吴书・张严程阚薛传・薛综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臣(薛珝)闻燕雀处堂,子母相乐,自以为安也,突决栋焚,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,其是之谓乎!”
02.《资治通鉴・卷七七・魏纪九・元帝景元二年》:“臣闻燕雀处堂,子母相乐,以为至安也,突决栋焚,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,其是之谓乎!”
03.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三回:“珝奏曰:『近日中常侍黄皓用事,公卿多阿附之。入其朝,不闻直言;经其野,民有菜色。所谓「燕雀处堂,不知大厦之将焚”者也。』」
04.《醒世恒言・卷二二・张淑儿巧智脱杨生》:“女子道:『后边说了被难缘因,他又如何肯留起来?』元礼道:『这是你令堂恻隐之心,留我借宿。』女子道:『这叫做燕雀处堂,不知祸之将及。』”
05.清・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・卷八・史阁部书》:“夫福王即信用(史)可法,其能守长江而为南宋之偏安与否,犹未可知,而况燕雀处堂,无深谋远虑,使兵饷顿竭。”
语义比喻身处危境而不自知,毫无警惕之心。
类别用在“不知危险”的表述上。
①面对外患将至,统治者却依然如燕雀处堂,不知危机四伏,实在可悲。
②公司上下全都沉浸在燕雀处堂的欢乐里,浑然不知艰困的日子已悄悄来临。
③强烈台风已快逼近,有些住户却还无所警觉,真是燕雀处堂,不知祸之将至!
④这座堤防已经出现裂缝,住在附近的人家,若像燕雀处堂而不自知,谋求改善,则后果将不堪设想!
living in a fool's paradi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