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xun

寻章摘句

寻章摘句
寻章摘句的意思
寻章摘句的拼音:xún zhāng zhāi jù
寻章摘句的注音:ㄒㄩㄣˊ ㄓㄤ ㄓㄞ ㄐㄩˋ
寻章摘句的繁体字:尋章摘句
寻章摘句的近义词:寻行数墨,寻枝摘叶
寻章摘句的反义词:精挑细选
寻章摘句的组合结构:abcd 联合式
寻章摘句的详细解释:

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;不作深入研究。也指写作时摘引、堆砌现成词句;缺乏创造性。寻:寻找;章:篇章;摘:摘抄。

出处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:“屈身于陛下,是其略也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(唐・李贺《南园》诗)

正音“摘”,读作“zhāi”,不能读作“zāi”。

辨形“章”,不能写作“张”。

【释义】

读书时著重搜求、摘取漂亮词句,而少深入研究。语出《吴书》。后亦用以指写作时,多套用前人的章法、语句,而不讲究创意。

【典源】

《吴书》(据《三国志・卷四七・吴书・吴主传》裴松之注引)

咨字德度,南阳人,博闻多识,应对辩捷,权为吴王,擢中大夫,使魏。魏文帝善之,嘲咨曰:“吴王颇知学乎?”咨曰:“浮江万艘,带甲百万,任贤使能,志存,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

注解

[1]吴王:孙权(公元182—252),字仲谋,吴郡富春人。继兄策之后,据有江东,与汉、魏对峙,成三分之业,后称帝建业,国号吴,在位三十一年。卒谥大皇帝,简称为大皇。世称吴大帝。

[2]经略:经营谋划。

[3]效:取法。

【典故】

寻章摘句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读书时著重搜求、摘取漂亮词句,而少深入研究。典源出自《吴书》。三国时刘备蜀军攻打东吴,吴主孙权派使者赵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。曹丕用嘲笑的语气问赵咨:“你们吴国的君主很知道要读书吗?”赵咨回答说:“吴王率领百万雄兵,任贤使能,志存经略。如有空闲,就博览群书,领略其精髓,不像普通的读书人,只知道搜求、摘取漂亮词句,而不深入研究。”后来“寻章摘句”被用来形容读书时著重搜求、摘取漂亮词句,而少深入研究。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寻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兴邦立事?”亦用以指写作时,多套用前人的章法、语句,而不讲究创意。如唐・李贺〈南园〉诗一三首之六:“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不见年年辽海上,文章何处哭秋风?”

【书证】

    01.《三国志・卷四七・吴书・吴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吴王浮江万艘,带甲百万,任贤使能,志存经略,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(源)

    02.《旧唐书・卷一九○・文苑列传中・刘宪》:“殿下居副君之位,有绝人之才,岂假寻章摘句,盖资略知大意,用功甚少,为利极多。”

    03.唐・李贺〈南园〉诗一三首之六:“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不见年年辽海上,文章何处哭秋风?”

    04.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寻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兴邦立事?”

    05.《清史稿・卷一○八・选举志三》:“二十二年,以繙译科大率寻章摘句,无关繙译本义,诏停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读书时著重搜求、摘取漂亮词句,而少深入研究。

类别用在“学习敷衍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做学问不能只是寻章摘句,必须潜心研究书中义理,才能确有体会。

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,而不能深入体书中精意,那是无法得其神髓的。

语义写作时,多套用前人的章法、语句,而不讲究创意。

类别用在“抄袭拼凑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篇文章词意清新,文句流畅,与一般寻章摘句之作,迥然不同。

这首长诗通篇仅于古诗中寻章摘句,读来生硬绕口,让人感到毫无新意。

写作文章时要别出新裁,只是寻章摘句,东拼西凑,是无法动人心弦的。

他写作向来喜欢在前人名著中寻章摘句,看似炫耀他的博学,实则拾人牙慧。

seek remarkable passages and cull model sentenc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