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
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
出处:清・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,同乘人之危。
例子:等警察赶到时,那几个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。
正音:“劫”,读作“jié”,不能读作“qiè”。
辨形:“趁”,不能写作“称”。
辨析:“趁火打劫”和“浑水摸鱼”都含有“趁混乱时机捞一把”的意义。但“趁火打劫”语义重;含有“乘人之危”的意思;“浑水摸鱼”有时指故意制造混乱。
歇后语: 1. 强盗救火 —— 趁火打劫
2. 房子着了抢东西 —— 趁火打劫
谜语: 强盗救火 (谜底:趁火打劫)
趁人家里失火时抢劫财物。比喻乘人之危,从中取利。※语或出清・徐珂《清稗类钞・盗贼类・趁火打劫》。
有所谓趁火打劫者,临时之盗也。遇有人家失火,即约一二伴侣,飞奔入内,见物即取,或持之,或负之,或扛之。主人加以,则曰:“将为汝于吾家也。”盖起意,利人之危而乘之耳。
[1]诃斥:斥责。诃,音hē。
[2]寄顿:安置存放。
[3]仓猝:匆忙、急促。猝,音cù。
“趁火打劫”是趁人家里失火、一片慌乱时抢劫财物,也就是乘人之危。所以清・徐珂《清稗类钞・盗贼类》里解释“趁火打劫”的状况时,便说这些盗贼都是临时起意居多,遇到人家家里失火时,即赶快召来同伙进入火场,看到东西就搬。主人加以阻止时,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是帮你把财物搬到我家寄放。”所以徐珂最后下结论说他们是“仓猝起意,利人之危而乘之耳。”后来“趁火打劫”不一定限定于趁人失火时抢劫财物,语义扩大到凡是乘人之危,从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。
01.清・徐珂《清稗类钞・盗贼类・趁火打劫》:“有所谓趁火打劫者,临时之盗也。”(源)
02.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众鬼也就趁火打劫,抢了好些物事,一哄出门。”
03.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语义比喻趁人之危,从中取利。
类别用在“趁机谋利”的表述上。
①人家有难时还趁火打劫的人,真是可耻。
②经过一番折腾,警方终于把这几个趁火打劫的家伙抓起来了。
③这几个商人遇到灾荒不但没有助人,反而趁火打劫,大发国难财。
④对手可能会在我们公司危急时趁火打劫,掠夺市场,大家要有警觉。
⑤你明明知道他们家现在的处境,竟然还想趁火打劫,捞上一笔,真是不应该。
⑥周老板很清楚刘小姐家的状况,不但没及时伸出援手,反而趁火打劫,落井下石。
take advantage of sb.'s misfortune to do him harm
火事場(かじば)泥棒(どろぼう)を働(はたら)く。人の困(こま)っているのにつけこんで危害(きがい)を加(くわ)える
piller une maison qui brǔle(tirer profit des malheureurs d'autrui)
jn bei dessen Hausbrand ausplündern(von der Not anderer profitieren)
воспóльзоваться чужой бедóй для личнóй выгод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