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
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23回:“看来许多举人、进士做了官,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,身败名裂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例子:家里破产了——我父亲因为地权的事打了官司,闹得身败名裂。(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章)
正音:“身”,读作“shēn”,不能读作“sēn”。
辨形:“裂”,不能写作“烈”。
辨析:“身败名裂”和“声名狼藉”;都有“名声败坏”的意思。但“身败名裂”偏重指原有地位身份被损坏;只用于个人;“声名狼藉”偏重指名誉被败坏;也可用于团体。
歇后语: 楚霸王自刎 —— 身败名裂
谜语: 鞭炮响了 (谜底:身败名裂)
事业、地位丧失,名誉毁坏。指人澈底失败。※语或本宋・辛弃疾〈贺新郎・绿树听鹈𫛞〉词。△“身殁名灭”、“声名狼藉”
绿树听鹈𫛞。更那堪、鹧鸪声住,杜鹃声切。啼到春归无寻处,苦恨芳菲都歇。算未抵、人间离别。马上琵琶关塞黑,更长门、翠辇辞金阙。看燕燕,送归妾。将军百战身名裂,向、回头万里,故人长绝。易水萧萧西风冷,满座衣冠似雪。正壮士、悲歌未彻。啼鸟还知如许恨,料不啼清泪长啼血。谁共我,醉明月。
[1]河梁:跨河的桥梁。借指送别之地。
“身败名裂”原作“身名裂”,而“身名裂”又从唐・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中〈袁盎鼌错列传・述赞〉“悲彼二子,名立身败”一语转化而成。“身败名裂”是说一个人地位丧失,名誉毁坏,遭到澈底失败。“身名裂”出自宋・辛弃疾〈贺新郎・绿树听鹈𫛞〉词,当时辛弃疾的十二弟茂嘉,因获罪而被谪放,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写了五个古时生别离的故事,借以发泄心中的悲痛。其中:“将军百战身名裂,向河梁,回头万里,故人长绝。”写的是李陵与苏武别离的故事。“将军”指李陵,他与匈奴多次对战,却因得不到后援,不得已投降匈奴,于是“身名裂”。李陵与苏武原是故交,在此一别即永离,是多么悲痛的情景。后来“身败名裂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人澈底失败。
01.《歧路灯》第二三回:“看来许多举人、进士做了官,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,弄一个身败名裂。”
02.清・冯桂芬《显志堂稿・卷一二・明征士刘孝惠先生像题辞》:“然以清流自命,真若可信;卒之身败名裂,为天下笑。”
03.清・陈康祺《郎潜纪闻三笔・卷一・蒋予蒲见理不明》:“树勋不足讥,侍郎辈读书入官,徒以见理不明,祸福生死之心,扰扰于方寸,而邪说得以乘其虚,至身败名裂而后已。可不惧乎?”
语义指人澈底失败。
类别用在“名声败坏”的表述上。
①他因贪赃枉法,最后落得身败名裂,家破人亡。
②由于爆发那件性丑闻,使他身败名裂,只得退出政坛。
③这个人卖国求荣,最后东窗事发,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。
④他为官多年,一直清廉自守;没想到老来失节,竟然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。
be utterly discredited
艖を持(も)ちくずす
homme fini,discréfité
потерять прести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