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lu

路无拾遗

路无拾遗
路无拾遗的意思
路无拾遗的拼音:lù wú shí yí
路无拾遗的注音:ㄌㄨˋ ㄨˊ ㄕˊ ㄧˊ
路无拾遗的繁体字:路無拾遺
路无拾遗的近义词:路不拾遗
路无拾遗的组合结构:abcd 主谓式
路无拾遗的详细解释:
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
出处《孔子家语・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、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、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、路无拾遗、器不雕伪,……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
【释义】

即“路不拾遗”。见“路不拾遗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路不拾遗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路不拾遗”原作“道不拾遗”。商鞅原本是卫国的贵族,喜好刑名之学,事魏相公叔痤。后公叔痤死,魏王不用,于是逃亡至秦国,得到秦孝公赏识,用为秦国宰相。商鞅治理秦国,实行变法,施行法令极其澈底,一切公正无私。惩治犯罪之人,不避强权贵族;奖赏有功者,也不会偏袒亲信。即使是太子犯法,也处罚其老师,施以黥劓之刑。新法施行一年后,路上有别人遗失的物品,大家都不会把它捡起来据为己有,人民对于不应得的东西,也不会任意地攫取,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。在军政方面,国家军备也显得十分强大,诸侯各国因此都很畏惧秦国。后来“路不拾遗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良好。“路不拾遗”的实际例子,分别在《韩非子・内储说下》及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有记载:孔子在鲁国的时候,把鲁国治理得很好。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当了五年宰相,也把国家治理得很好。二者都让国家出现了“道不拾遗”的太平景象。

【书证】

    01.《孔子家语・卷一・相鲁》:“长幼异食,强弱异任,男女别涂,路无拾遗,器不雕伪。”

    02.明・徐元《八义记》第一五出:“今夕拜告神祗,愿满朝文武,各依官职,谗言不入,军民路无拾遗。”

No one picks up and pockets anything lost on the road.